“‘端午’,坐。”
“‘端午’,走。”
“‘端午’,不叫。”
胡祖洋摸了摸“端午”的頭,牽著“端午”又溜達了一圈,“‘端午’,真乖。”
胡祖洋和“端午”
這是北京警察學院警犬技術專業大三學生挑選警犬的現場,胡祖洋抽簽抽到的搭檔警犬就是“端午”。“端午”是胡祖洋給自己的警犬現場取的名字。之后的一年,“端午”會成為胡祖洋最親密的戰友和伙伴,一起學習、一起訓練、一起考試,人犬雙考合格之后,他們會一起進入工作崗位。
2024年9月4日上午,北京警察學院警犬技術專業的40名大三學生都選到了自己心儀的警犬。為體現公開、公平性,每屆大三畢業班的學生在開學初期,都會通過抽簽的方式選取屬于自己的搭檔警犬,并與所選警犬開啟為期一年的帶犬實訓。
學生抽簽選取搭檔警犬
“端午”是一頭德國牧羊犬,一歲大小。抽簽之前,胡祖洋就一直在心里祈禱,希望自己能抽到德牧。按照抽簽號找到犬舍后,胡祖洋的心里樂開了花——這頭德牧不僅好看,還是他在抽簽的前一天運送到犬舍的,“當時我就想,能抽到這頭犬就好了。沒想到真的如愿以償了!”找到“端午”之后,胡祖洋用犬食和“端午”溝通了一下感情,很快就順利地給“端午”套上了項圈,把“端午”牽出了犬舍。之所以起“端午”這個名字,是因為都說“端午安康”,胡祖洋希望“端午”能夠一生平安健康。
沒有讓胡祖洋失望,“端午”確實聰明。它服從性很高,很快就聽懂了胡祖洋“坐、走”等指令,甚至還因為胡祖洋在身邊,小小“挑釁”了一下別的犬。“我有信心,也有決心,和‘端午’成為最佳搭檔。”
教官指導學生安撫搭檔警犬
“我感覺到了沉甸甸的責任感,警犬是我們并肩作戰的戰友,這種責任感會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去學習專業知識,成為一名優秀的警犬訓導員。”董子琦也抽到心儀的搭檔警犬,這是一只黑色的德國牧羊犬,身形高大,威風凜凜。實際上,不僅胡祖洋和董子琦,男生們基本上都抽到了德牧、馬犬這種相對威猛的大型犬。
相對于男生的克制的喜歡,抽到心儀搭檔警犬的女生們,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劉子涵就是其中之一,她說自己真的特別興奮,也很期待,覺得干勁十足,“現在就已經能想到我們站在一起共同戰斗的畫面。”從小心翼翼的接觸、試探,到能感知“歲歲”不安的情緒,劉子涵用了不到一個小時。她給自己的8個月大小的史賓格起名為“歲歲”,“希望它能歲歲平安,活得長長久久。”
學生們用犬食與搭檔警犬增進感情
“在這一年里,學生和警犬建立親和關系,從嗅認、銜取、服從等一些基礎科目開始訓練,再到搜爆、搜毒、物證搜索、搜捕、護衛等使用科目的訓練,通過不斷的訓練,學生和警犬增進了深厚的感情。”北京警察學院警犬技術專業教研室負責人趙鵬告訴小政,這一年的學習不僅是學生專業技能訓練的重要部分,也是他們未來職業生涯的起點。畢業時,學校會對學生和其警犬進行雙考核,從而達到“人犬雙畢業”的目標。畢業后,警犬跟隨學生共同到工作崗位報到,成為學生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據了解,北京警察學院警犬技術專業自2015年設立以來,始終致力于為北京公安培養警犬技術應用型人才。警犬技術專業學生在大一階段主要是以基礎理論學習與公安素質培養為主,每兩名學生帶領一只示范犬進行初步的帶犬輔助訓練,培養與警犬的互動技能,為后續的帶犬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大二階段,學生開始深入學習警犬技術的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全面了解警犬的訓練與使用方面的理論知識及警械、武器使用和駕駛、查緝等警務技能,旨在為大三實訓做鋪墊。大三階段,學生們主要進行警犬實訓,從而達到專業能力。為提升學生的實戰應用能力,培養適應首都公安工作的警犬應用型人才,學校加強與市公安局實戰部門的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訓機會和平臺。
由于警犬在公安機關打擊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刑事犯罪偵查、維護公共治安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戰斗作用,警犬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今年,北京警察學院警犬技術專業首次進行本科學歷招生,隨著專業建設的不斷完善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持續提升,未來將有更多優秀的警犬技術應用型警務人才走進公安隊伍,更好地維護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
文字/張蕊、王鵬 攝影/陳志強 攝像/寧志永 剪輯/李玥 編輯/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