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屬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驕傲——
鄂爾多斯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為黃河“幾”字彎所環抱,資源富集、民俗濃郁、人文厚重,有“暖城”之稱。
這是屬于鄂爾多斯市公安機關的自豪——
被評為“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首捧“長安杯”,被公安部命名首批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鄂爾多斯市公安機關用“平安指數”持續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
鄂爾多斯的平安之路如何鋪就?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如何出招?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如何落子?
7月中旬,記者來到鄂爾多斯,探尋公安機關護航“暖城”高質量發展的“平安秘籍”。
捧得“長安杯”,平安之路如何鋪就?
7月17日21時30分,在烏蘭木倫湖音樂廣場,一場無人機表演結束后,音樂噴泉從湖面騰空而起,引得2萬余名游客贊嘆。
在烏蘭木倫河警務室內,民警緊盯數據監測平臺,觀察廣場及周邊車流、客流情況,開展智慧守護。穿梭在人群中的民警、夜空中的警用無人機和廣場中的5G警用巡邏機器人共同織密立體防護網。
平安,是鄂爾多斯最鮮明的城市底色。
2023年,鄂爾多斯全市刑事警情降至近年來最低,連續12年保持命案全破,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分別達到98.89%、98.38%。多年來,鄂爾多斯市公安機關奏響平安建設“奮進曲”,鋪就平安之路,捧得“長安杯”。
平安之路鋪就得益于治安防控體系的持續完善。
鄂爾多斯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曹凱宏介紹,全市公安機關精準落實“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要求,積極實施主動警務、預防警務,采取多項措施織密防護網。
“我們在全市9個旗區重點部位建設20個街面警務站,巡特警、交警以及城市綜合執法人員同步進駐、聯勤聯動,全力守護平安。”鄂爾多斯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支隊長任杰表示,治安部門持續深化“三見警”行動,精細劃分網格單元格,組建專業化巡防隊伍常態化開展24小時巡邏防控。
平安之路鋪就得益于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7月19日下午,記者來到康巴什分局濱河路派出所,在市民議事廳,濱河路派出所所長楊培峰帶著民警,正和物業管理負責人、酒店負責人就安全防范等內容進行交流討論。
每周五下午,濱河路派出所都會召集轄區居民、社區工作者、單位行業場所從業人員等開展社情民意征集化解、法律政策解讀、安全知識講座。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公安機關打造了“楓橋式”二軍調解室、布拉格調解室等金牌調解室,組建成立平安東勝義警、鄂托克義警等群防群治隊伍。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北疆草原落地生根,結出累累碩果。
平安之路鋪就得益于科技賦能提高社會治理效能。
如何有效提升基層治安管理工作質效?鄂爾多斯市公安局積極推進基礎管控中心建設,打造基礎管控系統。
“基礎管控系統壓實了責任鏈條,對外統一歸口和出口,對內為派出所民警輔警減負、為領導指揮決策提供支撐。”鄂爾多斯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副支隊長高景宇介紹。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公安局健全智慧巡防、智慧派出所等8大智能應用建設,創建應用業務數據模型158個,有力支撐了警務工作開展。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如何出招?
鄂爾多斯是全國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和煤化工基地,民爆物品使用量逐年上升,鄂爾多斯市公安機關著力構建民爆物品安全監管工作新格局,助力企業安全生產。
2022年3月,伊金霍洛旗石拉烏素煤礦的一個礦洞開采完畢后,礦企需要將礦洞頂部炸落,以對礦坑進行生態修復治理。礦企設計了打孔方案,擬將炸藥放在多個270米深的孔洞里分批進行深孔爆破。伊金霍洛旗公安局將情況匯報給鄂爾多斯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危管大隊。
“爆破過程中如果出現礦震,企業將面臨停產。”治安支隊危管大隊大隊長高源說。危管大隊邀請行業專家進行安全診斷。經過嚴格論證,危管大隊審批通過了企業方案,270米露天超深孔最終安全穩定起爆。
近年來,鄂爾多斯市公安機關主動融入高質量發展大局,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公安政務服務水平。
鄂爾多斯市公安局將275項公安行政審批事項下放各旗區,81%的公安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一網通辦;積極深入企業幫助解決難點問題,今年一季度妥善化解130余個涉企矛盾糾紛。
助企發展的特色警務在“暖城”遍地開花。東勝分局裝備制造基地派出所啟用內蒙古首個“公安業務綜合服務窗口”,實現“一窗通辦”;伊金霍洛旗公安局在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建立親清暖企·警務融治中心,打造了園區主導、公安牽頭、部門協同、各方參與、整體智治的“融治”模式,全方位護航園區發展。
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如何落子?
機動車號牌3分鐘自助領取、駕駛人理論考試自助辦理、智能機器人“小E”引導服務……7月18日,記者在鄂爾多斯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管所,跟隨辦證群眾沉浸式體驗了“數智車管所”帶來的便利。
“我們通過數智賦能,讓車駕管服務‘不打烊’。”鄂爾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隊車管所所長李永升說。李永升是個警營發明家,在他的帶領推動下,車管所建立起“一次辦、無等候、智能精準、快捷便利、公平普惠”的公安車駕管服務新模式。
車駕管服務從“面對面”到“鍵對鍵”,是鄂爾多斯市公安機關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的生動實踐。
準格爾旗公安局露天礦生態警務室外,生態林場、千畝果園、生態牧場環繞。這里正是煤礦開采完畢后的生態治理先行區。
礦山復墾,如何保證生態修復治理工作落實到位?準格爾旗公安局以露天礦生態警務室為試點,深耕打防管控一體化生態警務機制,強化生態保護科技支撐,織密生態保護網。
“準格爾旗公安局轄區派出所成立了警務無人機巡防中隊,生態警長發現相關線索,第一時間推送給環保部門,加強部門聯動,織密生態治理網。”準格爾旗公安局環食藥偵大隊教導員楊博倫介紹,他們構建起智慧警務平臺,平臺配置警用無人機以及專用設備,已完成全旗重點環境保護區域飛圖建模工作。
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質公安戰斗力,人才隊伍建設是保障。鄂爾多斯市公安局創新打造“數戰工場”,推進“教學練戰”一體化推進,培養現代化警務“尖兵”。
“‘數戰工場’指公安‘數據實戰’工作現場,以2天培訓+3天實戰比武+1天總結點評的方式開展,對基層民警進行精準施訓。”鄂爾多斯市公安局科信支隊規劃與應用指導大隊大隊長何耀天說,市公安局從去年至今已舉辦6期“數戰工場”培訓比武,每年培訓業務能手300余名。
在今年“數戰工場”第一期培訓比武中,準格爾旗公安局警務支援大隊民警吳彪所在的團隊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通過培訓比武,促使我們加快形成數據作戰思維,同時,在和其他戰隊交流中互學互鑒,達到了共同提升的目的。”吳彪說。
平安“暖城”的底氣
盛夏時節是物流運輸最繁忙的階段。7月16日,記者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06治安檢查站看到,一排排車輛正有序進入檢查站,小客車最快10秒通關,20人以下的大客車檢測時間不超過5分鐘。
06治安檢查站位于東勝區北出口,是通往北京、呼和浩特、包頭等城市的必經關卡,也是鄂爾多斯公安“線上查控圈”的重要一環。
鄂爾多斯市公安局東勝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隊副大隊長劉強介紹,為提升檢查站治安防控效率,06檢查站已從手動檢查全面升級為智能化自動識別,對在逃犯罪嫌疑人、被盜車輛等可自動報警提示,極大提升了管控查處流竄違法犯罪人員的能力。
據了解,鄂爾多斯公安以環市、環核心區、環旗區為周界,在高速公路和國省干道科學布建了20個公安檢查站、27個治安卡口及若干電子卡口,構筑起動態閉環、內查外堵的圈層防控體系。
除了“線上查控圈”,鄂爾多斯公安還致力打造“點上橋頭堡”“面上安全區”,全面、快速、高效預防和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全市9個旗(區)在路網交匯點、人流聚集點、警情高發點等重點部位建設20個街面警務站,24小時運行,集應急處突、巡邏防控、警情處置、交通疏導、服務群眾等多項職能于一體,巡特警、交警、城市綜合執法人員同步進駐、聯勤聯動。
同時,鄂爾多斯市公安機關持續深化“三見警”行動,針對全市城區、礦區、農區、牧區的不同特點,將主要城鎮劃分為54個大巡區、1354個單元格,組建9支專業化巡防隊伍,配備專職巡邏警力、車輛,常態化開展全天候巡邏防控,群眾對接處警的滿意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
以基礎實,護百姓安。
通過持續優化警力配置和警務運行模式,鄂爾多斯公安全力推動警力向派出所傾斜、向社區前置、向農牧區延伸。目前,全市派出所警力達到區(縣)公安機關總警力的41.5%,社區民警達到派出所總警力的44.3%。
“從2019年起,市公安局機關5年內有3批共612名民警到基層支援。2023年,各級公安機關招聘的900名輔警全部充實到基層派出所,‘一區一警兩輔’覆蓋率達100%。”鄂爾多斯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烏力吉介紹。
此外,鄂爾多斯公安不斷深化派出所“兩隊一室”改革,探索“一警多能”“二警合一”模式,推動各方調解資源深度融合、調解力量重心下移,在全市設立54個警企、警司、警律聯調室,組建平安東勝義警、鄂托克義警等群防群治隊伍,進一步筑牢治安管理根基,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北疆草原落地生根。
以民為本、夯實基礎,敢想敢為、善作善成,這就是平安“暖城”的底氣。
走進鄂爾多斯市公安局警務航空支隊——
警鷹翱翔 守護平安
“發動機參數正常,供電系統正常,燃油系統正常,液壓系統正常,起飛!”
7月盛夏,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艷陽當空,萬里無云。
鄂爾多斯市公安局警務航空支隊支隊長蘇州完成警用直升機外部檢查后進入座艙,系上安全帶,對照流程單進行座艙檢查、通電檢查,啟動發動機,執行空中巡查任務。
高空之下,是警務航空支隊守護的“暖城”鄂爾多斯。
配合全市各旗區禁毒部門開展“航測鏟毒”專項行動;運用警用直升機將交通事故傷員送至醫院救治,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空地協同,抓獲犯罪嫌疑人;圓滿完成大型活動空中安保任務……鄂爾多斯市公安局警務航空支隊運用“警用直升機+警用無人機”的合成作戰模式,為各類警務活動提供空中支援,同時承擔應急救援、醫療救助等任務。
7月19日,記者在警務航空支隊看到了兩架待命的警用直升機,“還有一架在返廠做保養。”蘇州向記者介紹他的“戰友”。
奔流不息的黃河在內蒙古勾勒出壯美的“幾”字彎,鄂爾多斯市公安局警務航空支隊是保衛黃河的“空中衛士”。警務航空支隊持續對非法捕撈水產品、非法排污污染河體等行為進行空中巡查。“去年,我們巡查面積8000余平方公里,發現各類違法線索240余條。”蘇州介紹。
警用直升機和警用無人機是警航事業發展的兩翼,互補發展。
在警務航空支隊警用無人機管理大隊,記者見到了正在整理維護各類警用無人機的大隊長喬晶鑫。房間陳列架上陳列了用于不同場景警務實戰的警用無人機。
“去年,我們聯合鄂托克旗公安機關以及林草、綜合執法等部門開展了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聯合行動。”喬晶鑫說,通過空地協同,查獲非法捕蝎人員100余名,收繳捕蝎工具80余套。
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批復同意在鄂爾多斯市成立警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四級培訓機構。“今年我們承擔4期培訓任務,將為全區培養飛手114人。”喬晶鑫表示。
暖的城,暖的警
行在“暖城”鄂爾多斯,時時、處處能感受到秩序與活力、淳厚和熱情。
“暖城”之暖,是“能”的擔當。它以一市之力保障了全國25個省區市的燃“煤”之急,向京津冀等40多個城市輸送近2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溫暖千座城、點亮萬家燈。
“暖城”之暖,是幸福感持續提升。醫療服務、交通運輸、營商環境、文旅產業、鄉村振興、教育事業、穩崗就業……方方面面考量著民生幸福,大大小小總關乎百姓情懷。
安全和發展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堅持高質量發展,順應新時代呼喚,“暖警”應運而生。
“暖警”之暖,是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設、法治建設。鄂爾多斯先后獲評“全國最安全城市”“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捧得“長安杯”,入選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被評為首批全國禁毒示范城市……公安機關不斷提升專業化、法治化、精準化社會治理水平,護航“暖城”高質量發展。
“暖警”之暖,體現在民生小事。家門口的警務室,打造更加平安的治安環境;金牌調解室、市民議事廳,讓社會環境更加安定有序;公安政務服務15分鐘便民服務圈、零碳產業園警務融治中心,營造優質便捷的服務環境。
“暖警”之暖,在服務人民,也在溫暖警心。從制度上規范年輕干部培養選拔、關愛慰問工作,通過“積分化”考核、“招才引智”激發輪崗活力,開展“團圓計劃”解決60名民警輔警異地分居問題。
2023年底,鄂爾多斯入選由《瞭望東方周刊》、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
幸福之城、希望之城,鄂爾多斯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