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父母的寶貝
是妻子、丈夫
是孩子的一片天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在這場戰“疫”里
其實沒有什么英雄
不過是一群“孩子”
學著長輩的樣子
成為默默付出的守護者
愿這群“孩子”
永遠都是年輕時的模樣
秉執理想信念 追求司法公正
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員額法官 陳晨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十多年的審判經歷,我看到的是社會不斷發展進步、人民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在社會百態中,我體味了五味雜陳,對法官職業最為深刻的理解就是:法官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司法工作者在黑暗中行走的光亮,在大海中航行的燈塔。回想我當初走進法學院的初心,是為國家社會守住公平正義的底線,是為振興發展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每一份鏗鏘有力的判決都彰顯出法官的巨大價值,這些都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這次的疫情防控工作,展示了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對國家社會發展是多么的重要。只有祖國強大,人民才能安居樂業。看到新聞報道中一線人員的感人事跡,我被他們英勇奮戰、一往無前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尤其是很多“90后”青年不畏艱險、沖鋒在前,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作為青年法官,雖然我不能沖在第一線,但我也在積極地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利用網上移動辦公平臺,為社會提供司法服務。
工作中,最開心的事就是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當事人能夠達成調解或者服判息訴。每做出一份調解書或撤訴裁定,都覺得自己之前的苦口婆心沒有白費。多年的審判經驗使我體會到,要想讓當事人相信司法公正,要給予當事人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只有獲得當事人的信任,才能使其相信法官的專業能力,信服法院的公正判決。
不畏辛苦勞碌 只愿群眾滿意
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員額法官 張小嬌
司法工作不僅僅是適用法律的過程,在本質上,更多的是處理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能夠取得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讓人民群眾理解與信任,我們的工作才算獲得成果,才有意義。
在疫情期間,我們進一步推廣了網上立案、郵寄立案等無接觸立案方式的應用,方便了人民群眾進行訴訟。通過線上提交材料,線上開庭的廣泛使用,實現了現代化司法辦公方式的全新升級。
基層工作比較具體、繁雜,案件數量多,辦案壓力大,有時勞碌一天很想放空自己。在最忙碌和最辛苦的時候,好幾次夢見正在處理的工作,如果工作沒做好沒做完,還會驚醒。工作方面最開心的事就是,取得一定進展、獲得群眾認可。
我最近在研究各種類型的仲裁與訴訟和執行程序的銜接問題,以便更好地把握案件受理標準,以及如何進一步完善無接觸立案工作,簡化辦公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我最喜歡的歌詞來自《追夢赤子心》:“向前跑,迎著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廣闊不歷經磨難怎能感到……繼續跑,帶著赤子的驕傲,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把青春放入歷史的長河里,看著前輩為了中國夢不懈努力,不畏艱辛,總讓我熱淚盈眶。
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司法工作者,不是英雄,但我相信,即使一個普通人,當被人需要的時候,也會變成英雄。
耐心細致調解 懷揣激情奮斗
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員額法官 季燁
工作必然是苦的,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從來不是簡簡單單、輕輕松松就能夠完成的。工作中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看到那些原本爭議很大、難以處理的糾紛,最后通過耐心細致的調解工作得以圓滿解決。我想,青年法官就是要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只有始終保持朝氣蓬勃、好學上進、開放自信、奮勇爭先的姿態,才能珍惜時代賦予的機會,完成歷史交付的使命。青年人的理想不是追求功名利祿,而是探索和奉獻,工作是承載我們理想的平臺,也是我們書寫時代畫卷最好的幕布。
一場疫情,對司法建設和審判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戰、新要求。疫情期間,參與抗疫是一次寶貴的人生經歷,作為青年干警,積極投身抗疫、下沉社區,貢獻自己力量的同時,也感受到時代的需要和自我的存在。
最近,我正在結合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關于依法妥善處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對受疫情影響可能引發的訴訟案件進行認真研究、審慎思辨,只有切實做好“后疫情時期”的司法審判和服務工作,充分發揮司法調節社會關系的作用,引導當事人和解協商、共擔風險、共渡難關,才能在特殊時期夯實法治根基,為抗疫工作提供社會秩序保障。
我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是“我們都是追夢人,懂得了夢想,越追越有味道”。對于我們青年法官而言,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斗和奉獻,奮勇擔當是青年人的時代責任,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才能負起一份責任,撐起一方天地。勇敢做時代的追夢人,我們一直在路上。
堅守法治信仰 從容逐夢前行
錦州市凌河區人民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員額法官 郭巍
我有一個“法律夢”,中國政法大學畢業后,不忘“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訓,把對法律的信仰、法治的追求作為畢生奮斗目標;我有一個“為民夢”,作為法官,深深將“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放在心里,落在行動,用忠誠鑄造永不傾斜的天平。
考入錦州市凌河區人民法院已10年,我先后工作于審判庭、研究室、政治處、執行局、審管辦等部門,認真負責、勤勉務實、樂于奉獻,在多重角色中我提升了工作能力,積累了豐富經驗,成為了“多面手”。
辦理執行案件期間,我曾執結一起民間借貸糾紛,被執行人在多起案件中被確認無可供執行財產,但通過查閱歷史卷宗,發現被執行人在其他執行案件中有被查封房屋,我牽頭介入,3個案件統一協調,將看似沒有解決可能的案件成功執結。
除了辦理案件,我還負責法院審判管理工作。按照黨組要求,我建立的“日統計、周報告、月通報”制度,庭審直播審批,發改案件研判等多項審判管理機制日臻完善,優化了辦案質量、促進了司法公正、提高了辦案效率。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10年的法官生涯,既有付出,也有辛酸,但更多的是時間流逝中的積累與沉淀,以及從容向前的堅定和自信。未來,錘煉青年擔當,堅守法治信仰,我將在正義的道路上潛心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