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和諧是一種新質生產力,這是騰飛的邊境經濟給出的答案。
平安和諧帶給群眾滿滿的幸福感,這是臨江市民燦爛的笑容給出的答案。
近年來,吉林省臨江市法學會在省法學會、白山市法學會以及臨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建設法治臨江作為法學會全部工作的主體和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全市工作大局,全面推進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制度建設,將法學會工作嵌入綜治工作,參與基層治理,開展普法宣傳,為轄區平安建設、法治建設貢獻了源源不竭的法學會力量。
堅定不移舉旗鑄魂
提升站位勇往直前
臨江市法學會高舉黨的旗幟,不斷提升政治站位,以黨建為引領,完善組織架構,團隊成員的年齡結構、學歷層次、所在行業及研究領域得到了進一步優化。
臨江市法學會黨組始終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及時傳達學習上級有關精神,確保上級重大決策部署在全市法學會系統的貫徹落實,不斷增強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為了推進全市法學會黨建工作規范化,臨江市法學會不斷加強黨建業務培訓,培養了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黨員專家、黨員會員工作者隊伍。
堅持強基導向,切實解決法學會辦公場所、機構編制、干部配備、經費保障等基礎問題,大力推進實體化、規范化建設。制定了“三定方案”,強化法學會的機構屬性,切實增強了法學會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建立完善了法學會各項規章制度和工作機制;成立了法學會會員之家,把法學會建成“法學法律工作者之家”,不斷提升法學會的組織廣泛性、代表性。目前,臨江市法學會共有團體會員5個、會員192人。
聚焦全市中心工作
完善“兩庫”智囊建設
“多虧你們的工作,賠償金終于拿到了,我和孩子的生活也有了保障,你們是我們一家人的恩人??!”一起交通事故的死者顧某的家屬得到理賠款后,拉著臨江市法學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的手表達感激之情。
這起交通事故發生在兩年前,案件主要處理難點和爭議焦點是顧某能否獲得“雙賠”,即在得到工傷保險賠償之后,還能否再獲得交通肇事人身損害賠償等問題。
法學會介入該案件后,立即組織了9名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組成專題研判小組,在收集到充分、確鑿的證據材料后,根據相關法規,給出了“顧某可以獲得‘雙賠’”的意見。
該法律意見提出后,經臨江市法學會和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的多次釋法明理,最終死者家屬與某單位均予認可,并依據專家意見簽訂了賠償協議書,且已執行完畢。該案得到了臨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
2022年1月,臨江市組建了第一屆臨江市法學會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小組,首批聘任首席法律咨詢專家31名。專家小組自成立以來,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為了落實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機制,臨江市法學會建立了《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遴選辦法》《疑難案件專家研判程序規則》《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咨詢制度》《臨江市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制度》等制度。
在成立首席專家小組的同時,建立完善了“兩庫”智囊團。動態鍛造了46人的優秀專家團隊,開展有針對性、實踐性的研究。
通過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和“兩庫”智囊團“把脈問診開良方”,進一步密切了政法機關、工商聯、企業、群眾之間的溝通聯系,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扎實推進社會治理工作以及“平安臨江”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基層建站貼心服務
擔當作為促進和諧
把法律咨詢服務送到群眾身邊,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是臨江市法學會的工作目標。他們關切群眾日益增長的法治需求,不斷增強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實效性,不斷強化法律服務站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受到了轄區群眾的好評。
為推動基層法律服務站與綜治中心融合發展,臨江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法學會會長陳立山多次帶隊進行現場調研和指導,要求結合綜治中心陣地建設,與基層站點一體規劃、一體建設、資源共享,確?;鶎臃煞照窘ㄔO工作有序推進。
臨江市法學會持續加快推進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夯實基層法律服務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基礎,打造“家門口”式法律服務站,陸續成立了“臨江市法學會駐商會法律服務站”“臨江市法學會駐殘聯服務站”“未成年人法律服務站”“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咨詢服務站”等服務站以及7個法律服務室。
今年,臨江市法學會在市綜治中心成立了“臨江市法學會駐綜治中心法律服務站”,加掛了“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工作室”,在大廳窗口設置了“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咨詢臺”。同時,為更好地服務群眾,將法學會工作嵌入綜治中心工作,在中心三樓增設了“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疑難案件研判室”。
在葦沙河鎮,臨江市法學會依托“邊陲千里黨旗紅”基層治理實踐教育基地,建立了特色基層法律服務站,打造了具有品牌特色的矛盾化解模式,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基層治理目標,著力排查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截至目前,13個鄉鎮(街道)法律服務站已全部建立。目前,共組織了疑難案件討論35件次,接待法律咨詢300余人次、代寫法律事務文書20余次;累計化解糾紛矛盾100余起,提供法律服務150余件次。
與此同時,臨江市法學會著力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當好企業的“老娘舅”。開展了“以府院聯動共同推進企業合法權益保護工作”主題活動;與市檢察院和駐商服務站共同制定了《關于聯合開展助企護企活動的工作意見》;在市法學會駐商會法律服務站開展的“落實助企護企助力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活動中,就如何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如何破解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等方面做了集體會商和研究剖析。近年來,法學會專家團隊累計向企業開展普法宣傳和政策解讀9次,為企業解答法律咨詢、提供法律法規建議60件次,審查和修改合同40件次,協助處理尚未形成訴訟的民事、經濟、行政糾紛10件次。
站穩法治宣傳陣地
護苗助長守護平安
在青春的畫卷上,每一筆都描繪著未來的輪廓。風華正茂的青少年作為民族的希望和棟梁,他們的成長環境至關重要。6月18日,一場“青春心向黨、普法我先行”法治宣傳教育進校園活動首站走進臨江市外國語學校。
“這次宣傳活動形式很新穎,采取了‘法治宣傳+文藝表演’的形式,我們都受益良多。沉浸其中,我們不僅受到了教育,也增強了法律意識?!迸R江市外國語學校的王同學對活動的評價代表了全體師生的心聲。
這次活動是臨江市委政法委、市法學會聯合全市政法系統與團市委、市教育局共同開展的普法宣傳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在轄區校園營造了尊法、守法、依法維權的良好氛圍。
“為了讓法治觀念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我們組織策劃了系列普法活動,將持續在全市中小學開展?!迸R江市法學會專職副會長宋佳介紹,此次活動采取法治宣傳與文藝展演相結合的方式,豐富了法治宣傳形式,增強了普法宣傳的針對性、趣味性和實效性。臨江市法學會和全市政法系統將繼續攜手,探索更多普法形式。
宋佳告訴記者,活動開展以來,全市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公法檢司”執法一線的工作者以及法學專家學者和律師組成了90余人的政法戰線法治宣講員隊伍和紅領巾法治宣講員隊伍,“市法學會為他們頒發了聘書和徽章,將攜手共進,共同照亮青少年的成長之路,讓孩子們在法治護航下,自由追逐夢想、健康成長?!彼渭研判臐M滿地說。
為了將法治送到臨江市的每個村鎮、企業、家庭,法學會還組織鄉鎮(街道)及政法單位,聯合開展了“普法上山下鄉、法潤‘一山兩江’”等多種形式的法治宣傳活動,傳遞法治正能量,讓普法宣傳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截至目前,臨江市法學會共開展送法進企業宣講21場次,進農村、社區宣講39場次,開展青年普法講座23場次,印制宣傳單6500余冊,受益人員達1萬余人次。
法治春雨滋潤著臨江這座邊境小城,社會平安有序,人民生活安寧,經濟穩健發展。臨江市法學會將聚焦職能作用,守護著城市的安寧與繁榮,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臨江、法治臨江作出極積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