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師,終于見到您了,您的一封封來信解答了我的一個個困惑,讓我感受到了來自大墻外的愛心和溫暖,使我重新認識了自已和疾病,也重拾了改造和生活的信心,我現在參加了抗病毒治療和康復訓練,身體比之前好多了,我還參加了監區組織的非遺項目‘江南絲竹’演奏,剛才您看到我演奏了嗎?........”一名患有艾滋病的服刑人員迫不及待地訴說著自己這幾個月以來的心理變化和身體變化,坐在對面的市教幫志愿者、心理專家林老師認真聽著,并不時回應。這是發生在上海市新收犯艾滋病罪犯幫教活動現場的一幕。
近日,上海市新收犯監獄與市幫教志愿者協會開展“絲”路“信”語艾滋病罪犯幫教活動。幫教老師對10余名結隊幫教的艾滋病罪犯開展了面對面幫教,積極引導他們認罪悔罪、增強改造信心,并鼓勵他們參加書法班、太極拳班等文化矯治項目,進一步豐富獄內改造生活,提升道德情操與文化修養,為今后回歸社會打好基礎。
古人稱“聽絲竹之聲,而天下治”,江南絲竹曲調流暢委婉,有著小、輕、細、雅的特點,充分體現代表了江南地方文化,有著平和中正、陶冶德行的作用,能夠很好地調節罪犯急躁、不安等情緒,讓罪犯在美妙的音符中凈化心靈,增強改造信心和回歸信心。幫教前,監獄還組織市幫教協會一行組織參觀了艾滋病罪犯文化矯治場所,觀看了非遺項目“江南絲竹”演奏。
書信可以為幫教志愿者和服刑罪犯之間架起一座跨越大墻內外的溝通橋梁。據悉,今年以來,新收犯監獄與市幫教志愿者協會合作,共同開發了“絲”路“信”語艾滋病罪犯特色幫教項目,這是監獄探索社會幫教工作的一次全新嘗試,為艾滋病罪犯提供了接受社會幫教的新渠道。項目至今,已開展書信幫教38人次、集體面談幫教2次,并開設了太極拳和書法兩個文化矯治興趣班。
“絲”路“信”語項目在解決罪犯實際困難、解答罪犯內心困惑、疏導罪犯不良情緒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每一位艾滋病罪犯的心靈,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并未遠離,也激發了他們的內生改造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