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已過,炎熱依舊。走進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大廳,卻令人心曠神怡。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幾個大字懸掛在大廳中央,“您負責掃、我負責辦”二維碼張貼在顯眼處,“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員正在耐心地為群眾提供指引,跨域立案、跨域服務、跨域視頻自助服務區,電子閱卷室,12368工作室等一應俱全……點滴之間,彰顯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服務十年“智”變,見證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勇立潮頭、司法為民的生動實踐。
從無到有:“家門口”立案讓司法為民更具溫度
2015年1月12日,在永春縣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家住永春縣桃城鎮的劉先生,不到10分鐘便拿到了立案受理通知書。
原本屬安溪法院管轄的案件,立案手續卻能在“家門口”的永春法院辦妥,這讓劉先生連嘆“想不到”。令他更想不到的是,他成為了見證跨域立案服務的第一人。
隨著社會經濟活躍程度不斷增加,異地糾紛也逐年遞增。“到異地打官司費時費力,有的群眾跑累了腿,還‘摸不清門、辦不成事’,久而久之,形成了法院‘立案難’‘訴訟難’‘執行難’的印象。”時任泉州中院立案庭庭長郭立新回憶道。
2015年1月12日,第一起跨縣的“家門口”立案在永春縣法院和安溪縣法院之間完成
群眾的感受是改革創新的風向標。2015年1月12日,泉州中院打破行政區劃限制,以全市12個法院、42個人民法庭為點,在全國首創推出“跨域·連鎖·直通”式訴訟服務平臺,使得這一歷史性訴訟難題有了新的時代解法。
“家門口”打官司,從這一天逐漸變成現實。
在無先例可循的背景下,如何推動平臺生根發芽,讓群眾真正享受到改革創新帶來的司法紅利?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泉州中院訴訟服務中心人員扛起責任擔當,先行先試,為平臺的推廣運用打下堅實基礎。
彼時,在中心負責人黃小丹的帶領下,全體人員加班加點,起草4萬多字的平臺規范手冊,使全市法院訴訟服務工作實現立案標準、收費標準、文書格式、服務標準、立案流程“五個統一”。
在泉州中院訴訟服務中心,干警為當事人辦理跨域立案
他們還不辭辛勞,把全市法院42個人民法庭、54個訴訟服務窗口依次走遍,及時發現問題,督促窗口整改,讓每一個前來辦事的群眾,都能夠在泉州地區的每一個法院、每一個法庭,獲得同質的訴訟服務,得到最佳的辦事體驗……
跨域立案一小步,司法為民一大步。泉州中院依托“跨域·連鎖·直通”式訴訟服務平臺,在全市法院系統建立起緊密型、系統性的司法協作機制,讓老百姓“最多跑一趟、最好不用跑”的夢想漸行漸近。
隨著平臺縱深推進,這項源于泉州的基層首創在短時間內被迅速推廣運用至全國,并于2021年實現跨域立案服務全國四級法院全覆蓋。十年巨變,如今,無需跨越千山萬水,在離家最近的法院幾分鐘就能實現跨域立案成為常態。
從有到優:“全業務”通辦讓司法為民更具廣度
始于立案,又不止于立案。如何徹底打通司法為民“最后一公里”?泉州中院在創新的道路上不止步。
“我們不斷拓寬跨域訴訟服務的廣度,使跨域訴訟服務從加強法院之間事務協作向提升案件辦理質效、促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拓展,助力司法服務便民利民、跨域事項一站辦好。”2021年初,接過“接力棒”,新一任負責人帶領訴訟服務中心人員在司法為民的新征程上繼續闊步前行。
法官運用跨域智慧系統開展跨域庭審
案件類型從最初的民事一審立案拓寬至行政一審、執行申請;服務領域從異地立案拓展到法律咨詢、材料收轉、庭審調解、卷宗查閱、訴訟退費、判后答疑、信訪接待等;適用程序從立案延伸至訴前、庭審、執行等所有訴訟程序;跨域服務從最初的跨縣服務不斷延伸至跨市、跨省甚至是跨境服務……
聚焦當事人多樣化、個性化司法需要,泉州中院訴訟服務中心推動訴訟服務平臺“由小變大”,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多渠道、跨區域、跨層級的“一站式”跨域訴訟服務,實現群眾異地訴訟從“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
在跨域訴訟服務全面鋪開的同時,泉州中院訴訟服務中心還將訴源治理工作融入黨委政府的社會治理體系大格局,對接職能部門、行業協會,引導群眾自主選擇以行政調解、行業調解、人民調解等非訴方式化解糾紛,不僅讓“立案難”成為歷史,也為破解“訴訟難”“訴訟累”探索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法官在訴訟服務中心茶桌調解室開展調解工作
2023年2月,肢體殘疾的當事人陳某走進訴訟服務大廳尋求幫助。
原來,陳某在收廢品時被車撞倒受傷,因法律意識淡薄,其與保險公司當場達成7500元的一次性補償,導致后續發生的治療費用無法得到賠付。為幫陳某解決難題,接待他的陳琳法官聯系保險協會調解員開展多次行業聯調,最終促成雙方在訴前達成調解,陳某順利拿到治療費用。
將創新落到實處,把服務做到極致,在泉州中院訴訟服務中心,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零門檻”“一次辦好”的訴訟服務,讓司法獲得感寫在群眾的笑臉上。
從優到精:“全時空”服務讓司法為民更具深度
非工作時間如何立案?怎么快速查詢案件信息?訴訟費用能否網上繳納或退費……隨著大數據的迅猛發展,這一個個問號成為法院人面臨的新考題。
引科技之“智”,啟司法之“慧”,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實實在在落地!這是責任,也是承諾。2022年底,泉州中院乘勢而上,以數字化繪就跨域訴訟服務全新圖景。
泉州中院訴訟服務中心跨域視頻自助服務區
該院自主研發跨域訴訟服務平臺、電子文檔管理平臺等信息化平臺,實現當事人全流程網上辦理跨域立案、文書領取、退訴訟費、卷宗查閱、視頻輔助等跨域訴訟服務業務;開發“手機法院”微信小程序,延伸12368訴訟服務熱線功能,提供24小時網上立案、網上繳費、進展查詢、材料遞交、查閱調檔、區塊鏈存證等多種功能的在線訴訟服務,真正“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手機一點,訴訟服務“一鍵下單”,案件信息“一秒到達”……在司法為民系列創新舉措下,訴訟服務中心昔日熙熙攘攘、排隊立案的景象已經不復存在。現如今,對于泉州的老百姓來說,訴訟就像網購一樣方便。
當事人跨省送來錦旗,為高效便民的跨域服務點贊
從破除藩籬首創跨域立案,到拓寬跨域服務事項,到而今實現智能化跨域服務,泉州中院人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步一個臺階,不斷推動跨域訴訟服務從1.0到3.0版本升級,向更高效邁進。10年來,變化的是時代的發展、改革的步伐、不斷優化的服務質量,不變的是他們司法為民的初心。
改革未有窮期,創新正當其時。“我們將擦亮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的金字招牌,持續發揮首創精神和首成優勢,跳出跨域看跨域,探索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手段與跨域訴訟服務的深度融合,為群眾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訴訟服務,推動跨域訴訟服務‘泉州樣本’持續升級!”泉州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楊武能堅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