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記者跟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檢察院第三檢察部主任韓德和檢察官助理李婧妍到該縣邦溪鎮回訪村民劉亞。
“謝謝你們解決了困擾我12年的煩心事。”在自家橡膠林處的225國道邊上,劉亞感激地說,這次如果不是白沙檢察院檢察官的介入,讓公路管理部門及時修建排水溝,他的橡膠樹在超強臺風“摩羯”中將損失慘重。
9月12日,白沙檢察院第三檢察部主任韓德(右)和檢察官助理李婧妍(中)到劉亞的橡膠林進行回訪。記者 宋飛杰 攝
橡膠林遭水沖刷
村民不知道該起訴誰
劉亞是白沙邦溪鎮力秀村村民。1999年1月,他在225國道邊上承包了4畝多地種植橡膠樹。2012年4月,他發現橡膠林里出現一條被水沖刷過的小溝壑。
“當時這條水溝還沒有這么深,現在水溝已有2米深了。”9月12日,劉亞在橡膠林里指著被水沖出來的水溝說,那時他沿著水溝往上尋找,發現水源來自225國道的排水溝。為此,他曾找過村委會、鎮政府和相關部門,但跑了一圈下來,還是沒有弄明白誰該對此事負責。
據劉亞介紹,其間,他也曾經嘗試著到法院起訴,但因找不到責任方,不知道該告誰,之后便放棄了這個想法。
但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12年來,他一有空閑就去信訪部門反映問題。
檢察官多方調查
幫村民找出侵權人
“今年4月初,我們在走訪時發現了這個線索。”韓德說,他當時帶著第三部的檢察官在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時獲悉這個問題后,當天就找到了當事人劉亞。
在檢察官了解了相關情況并決定介入調查時,劉亞也提出了請求檢察機關予以監督的申請。
記者了解到,因為這是個跨時12年的歷史遺留問題,調查起來難度不小。在調查中,檢察官們確認了劉亞承包土地的主體資格,以及土地的權屬后,走訪了村民小組、村委會、鎮政府、司法所等,詳細了解情況,并多次進行實地查看。
“我們在實地查看中,看到劉亞的橡膠林地里有一條長約300米的溝壑。”李婧妍介紹,從實地情況看,公路邊上的排水溝修到劉亞橡膠林處后,便沒有繼續修建下去。極有可能如劉亞所說,是公路邊上排水溝里的水沖入他的橡膠林里。
檢察官現場查看時沒有下雨,附近也沒有水流,無法證明劉亞橡膠林里的溝壑是排水溝排放的水造成的。為確認溝壑的形成與公路上的排水溝有關系,檢察官們在下雨天時,再次來到劉亞橡膠林里。這次,他們看到公路上的積水排入水溝后,直接沖進劉亞的橡膠林里。
“我們根據多方調查取得的相關證據,認為公路管理部門是侵權人。”韓德說,之后,經過多次與海南省公路管理局白沙公路分局(下文簡稱白沙公路分局)溝通,白沙公路分局表示將對此事負責。
協調多方介入調解
12年煩心事“一溝”銷
隨著調查的深入,白沙檢察院的檢察官們了解到,2012年,白沙公路分局在修建225國道排水溝過程中,未考慮到排水溝排出的水會影響到下游的田地,在修到劉亞的橡膠林所在的K194+500處時,就沒有將排水溝延伸下去。
正因為修建的排水溝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閉合,致使劉亞的橡膠林每次遇到下雨天,都會被雨水積水沖刷。久而久之,橡膠林里便出現了一條溝壑,導致種植的橡膠樹不斷被雨水沖刷。隨著溝壑不斷加大加深,就連補種橡膠樹都無法推進。
6月13日,白沙檢察院組織白沙公路分局、邦溪鎮政府、邦溪司法所工作人員和劉亞一起到劉亞橡膠林里,以現場辦公的方式,將調查的情況予以說明。隨后,又在邦溪司法所召開座談會,商討劉亞橡膠林被水沖刷后的解決方案,力爭實質性化解此起行政爭議。
“在商討中,劉亞和白沙公路分局工作人員的意見分歧很大。”李婧妍說,劉亞認為橡膠林被排水溝的排水沖刷后,橡膠樹受損嚴重,要求白沙公路分局賠償20余萬元,并恢復土地原貌;白沙公路分局則認為此路段在最早移交時就沒有修建排水溝,目前只能按照程序上報,只能在后續的修復工作上做些努力。
6月16日,在檢察官的主持下,雙方在邦溪司法所達成一致意見,簽訂了調解協議,即白沙公路分局于2024年9月份前,接續修建該排水溝,將排水引入下游。在公路有改造時,把多余的土方填入到溝壑中。劉亞放棄其他賠償要求。
“這條排水溝修好后,這次的超強臺風‘摩羯’帶來的大量雨水都順著排水溝排走了,沒有沖進我的橡膠林,我的橡膠樹沒有受到多大損失。”9月12日,劉亞在橡膠林邊上指著新修的排水溝說,如果沒有這條新修的約300米長的排水溝,在超強臺風“摩羯”中,橡膠林的損失不堪設想。
群眾利益無小事,檢護民生守正義。白沙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趙典山表示,白沙檢察院將持續深化法律監督職能,在“檢護民生”專項行動中,聚焦重點民生領域,以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為牽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繼而促進案結事了、政通人和,提升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宋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