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最基本、極重要的民生。2024年12月,列入貴州省安順市2024年“十件民生實事”的15個街面警務站全部建成投入運行。至此,安順公安機關在一線前沿建立運行的警務站達到24個,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發揮全時見警、全時管事、全時接訴、全時調處、全時服務、全時響應的“六全”作用,更好感知群眾安危冷暖,守護萬家燈火。
圖為民警接待求助群眾
2024年以來,安順市公安局持續深耕“八大警務”,以街面警務站建設運行為警務創新重要支點,不斷夯實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基礎工程,構建多維度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不斷提升駕馭控制動態治安局勢能力。24個警務站作為街面屯警點、警情處置點、勤務交接點、群眾服務點,警燈閃爍點亮了全市社會治安防控網格架構,讓群眾全方位全時段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成為安順公安靠前一步、主動作為深耕“八大警務”的生動實踐。
圖為警務站
全時見警全時管事“不打烊”
不斷提升駕馭控制動態治安局勢能力,是公安機關維護社會治安大局持續平穩的必答題。2023年以來,安順公安以“護穩定、保安全、壓發案、升破案、夯基礎、促規范、優服務、創滿意”為工作目標,以強基層強基礎為抓手,在警力前移的基礎上,建設運行街面警務站,在群眾身邊打開了一個個24小時“不打烊”的警務窗口。
隨著滬昆高速安順各出口警務站、貴州航空產業城(西秀)警務站、鎮寧城區春風里警務站等先后落地,流動的車巡步巡和固定的街面警務站“動靜相宜”織密社會治安防控網,在感知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維護社會治安、提升快反快處能力方面成效顯著,對社會面動態治安局勢的掌控能力全面提升。
圖為警務站
2024年,在安順市建設和升級改造15個警務站的任務在安順市“兩會”后啟動。全程參與調研協調工作的民警袁國林說:“警務站的建設得到各地相關部門和企業的大力支持,在建設期間就有周邊群眾聽說是建警務站連聲稱好,15個警務站的新建和改建都非常順利,在年底前全部投入運行?!?/p>
全時接訴全時調處“不落空”
2024年11月18日的夜晚,一個嶄新的警務站出現在億豐商貿城與天晟國際商品市場、洞口流村的十字路口處??粗煌iW爍的紅藍警燈,下班回家的王女士很開心:“這邊白天是車多,晚上過了吃飯時間人就少了,我忙完店里的事,每天出來差不多都是9點過,有時候會遇到巡邏的警車,現在有個警務站定點在這里,覺得更安全更放心。”
安順市公安局經開區分局西航派出所轄區的這一區域有企業商家3800家,居民42270戶,每天有近3萬流動人口出入過往,是經開區分局打防宣服的重點區域。警務站設立后,按一天3班每班“1+2”規范警力配置24小時值守,全面提升了這一區域的風險感知、預警和處置效率。
圖為警務站接待群眾咨詢
15個警務站,有10個新建、5個升級改建。它們以全新的面貌投入運行,成為派出所主防的前沿陣地,有了這張連珠成片的“橋頭堡”版圖,警燈常亮“駐守”在群眾身邊,有力提升當地公安機關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的整體能力。
全時服務全時響應“不懈怠”
城市發展人員流動,新業態不斷涌入,矛盾風險因素疊加,人民群眾對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構筑多維度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建立應急反應高效的勤務模式,全時服務全時響應維護社會治安穩定是新時代對公安工作現代化提出的新要求。
圖為民警指導自助群眾辦理身份證
位于關嶺自治縣上濱河路68號的關嶺自治縣公安局警務站,根據實際需求擔負起接處警、戶籍辦理等職責,有困難找警察不用跑遠路,白天晚上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落到實處,平安守護不缺席。警務站自運行以來,開展巡邏防控430余次,窗口“一站式”服務共為群眾辦理身份證3469張,接待群眾業務咨詢788余次,化解960余起各類矛盾糾紛,幫助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510余次。
圖為民警開展巡邏
“以前從派出所出警過來還是有點遠,現在有了這個‘落腳點’,對周邊情況更熟悉,接處警更快,也更高效?!本瘎照久窬跤蕾t介紹,麒龍廣場位于紫云自治縣新城區中心,是娛樂場所和夜市攤點較為集中的區域,紫云自治縣公安局警務站的設立,有助于進一步提高轄區周邊的治安防范能力,增強轄區居民的安全感。
從安順主城區的一個個到分布在該市8個縣區的24個警務站,如一個個燈塔為群眾守護著平安,日夜在街頭路口閃爍的紅藍警燈,成為社區安定、群眾安寧的暖民之燈,安全感不斷拉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