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真實事跡改編的電視劇
《山花爛漫時》播出
劇播完大半個月了
口碑還在攀升
截至目前
10萬人打出9.4分
拿下今年國產劇最高分
▲(電視劇《山花爛漫時》截圖。取景于云南省第二女子監獄會見室,出鏡干警:云南省第二女子監獄趙萍、許蕾)
劇中第23集中的一幕
勾起了云南省第二女子監獄干警的回憶
“雖然時間久遠,但仍清晰的記得在12年前春節前夕,當時天氣很冷,一位老師作為監護人,帶著罪犯未成年的孩子,長途跋涉,從麗江到昆明,參加監獄開展的新春親情幫教活動。特別記得這位老師很用心,和罪犯未成年的孩子在幫教現場為這名罪犯過了一個簡單的生日,并對孩子母親說‘你安心改造,孩子交給我’?!?/p>
時任四監區副監區長的楊歡作為親歷者,查閱了12年前的工作筆記,回憶到。
▲(電視劇《山花爛漫時》截圖)
“當時,這位老師作為社會幫教力量,參與到監獄幫教工作中,不僅代表了社會對罪犯回歸的期許與接納,也架起了獄內親情幫教的橋梁。所以,我對這位全力以赴,也要點燃這個破碎家庭希望的老師印象格外深刻。”
時隔多年,張桂梅老師曾經一次不經意的親情幫教被搬上了熒幕,這一幕也是云南省第二女子監獄開展親情幫教的一個縮影。
親情幫教是開展罪犯教育改造的重要舉措之一。云南省第二女子監獄針對女性在家庭中承擔多重角色的特點,以“請進來·獄內幫教”“走出去·外調家訪”“聚共建·社會幫扶”的多維形式,不斷拓寬延伸幫教之路,整合社會和家庭資源持續為罪犯改造注入“心動力”,探索發揮攻心治本之效,為罪犯“照亮”回家的路。
請進來·獄內幫教
監獄聚焦罪犯因犯罪行為給家人帶來的傷害及進而產生的愧疚心理,對被社會接納信心不足的情況,主動打通親情壁壘,以“零距離”相聚、“可視化”溝通的形式,積極開展親情幫教活動,成效顯著。
緊扣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以“一節日一主題”的形式,開展“愛的希望”等多主題“零距離”親情幫教活動,設置“感恩擁抱”“卡片寄語”“放飛希望”等多元內容;開啟“云幫教”模式,解決無法參與現場幫教家庭的難題,以“可視化”形式激發罪犯對回歸社會的渴望;積極簽訂幫教協議,激勵更多家庭參與“家獄共教”,以親情感召力進一步激活罪犯改造動力。
走出去·外調家訪
在交通和通訊還不算便利的年代,監獄的女警們便踏上了家訪之路。這條路一走便是20多年。之所以能堅持,是因為家訪切實能有效解決罪犯改造中較為棘手的問題。
針對罪犯個體改造突出問題,監獄始終主動作為,堅持走出高墻,走進罪犯家庭,以多次實地家訪,數次情況動態對接,不斷摸索直至找到罪犯安心積極改造的“鑰匙”。
聚共建·社會幫扶
堅持送“法”進高墻,聯合民盟云南省委在監獄成立了“黃絲帶幫教”基地,依托基地資源優勢,積極邀請律所律師。同時,聯動云南省檢察院與省婦聯等到獄開展法律援助及普法活動等。
持續構建“書香監獄”,與云南省圖書館、盤龍區新華書店分公司共建“送知識”進高墻活動。簽訂贈書、購書協議,大力推廣“圖書漂流”活動,邀請云南省師范大學等專家學者到獄開展文化講座,以構建“書香監獄”為載體不斷探索親情幫教、社會幫教在罪犯日常改造中的融合運用與創新運用。
▲(電視劇《山花爛漫時》截圖)
親情是每個人最重要的羈絆
是將罪犯喚回正道的溫暖力量
更是引導罪犯踏實改造的重要抓手
親情幫教工作任重道遠
但我們始終堅信
前路漫漫亦燦燦
教育改造中的
“法度”和“溫度”
正像山花一樣
一朵一朵的靜悄悄地開放著
……
(云南省第二女子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