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丹東至新疆阿勒泰G331國道,全長9333公里,在567公里處穿村而過,那便是中國傳統村落----吉林省臨江市六道溝鎮夾皮溝村。
該村地處長白山下、鴨綠江畔,據《吉林通史》記載,1300多年前的唐渤海國時期,夾皮溝曾是經長白山陸路轉鴨綠江水路朝貢的重要中轉站。
近年來,夾皮溝村集中優勢發展黃煙、藍莓、榛子等特色產業,加之民風淳樸、風光秀麗,被譽為“臨江小江南”,引得無數沿邊境旅行的游客慕名而來、駐足休整。
為響應吉林省打造“長白秘境·吉線331”邊境旅游特色品牌的號召,2024年年初,白山邊境管理支隊在夾皮溝村設立“邊境警務服務站”,開啟“警務前移、景中有‘警’”的“護游警務”模式,全力做好周邊區域巡邏防控、邊境政策法規宣傳、邊民群眾事項代辦、外地游客服務咨詢等工作,努力為游客提供安全、便利、舒適、和諧的旅行體驗。
駐站民警韓金剛心思縝密,事事親力親為。建站初期,他天天守在夾皮溝村,接電、引水、掛燈箱、平路面……他常說,想搞好服務、確保安全,就要站在旅客角度考慮,想想他們在旅途中需要什么。于是,他從家里搬來微波爐、暖水瓶、桌椅、遮陽傘,還讓單位準備導游圖、急救藥箱、雨傘、紙筆、手機充電器……還在站前掛起了國旗,吸引游客注意。韓金剛的目標就是把警務服務站建成G331國道上的“溫馨服務驛站”。
建站不久,來自內蒙古呼倫貝爾的陳先生火急火燎地敲開門求救,稱其母親突發心臟病。韓金剛急忙拿出常備的急救藥箱,找到心臟病應急藥品,陳先生母親服藥后,在村醫看護下,休息20分鐘后恢復了正常。
“幸虧警務服務站有應急藥品,要不然在這偏遠邊境,我母親就得不到及時救治,非常感謝你們!”陳先生是一名退伍軍人,他以敬禮的方式向民警表示感謝。
“您好,道路曲折,請減速慢行”“前面就是望天鵝景區,一路向前120公里就可以到達……”檢查過往車輛、提供開水和休息落腳點、指明旅游線路、講解邊境旅游注意事項……這是駐站民警的工作日常。
隨著休整游客持續增多,“邊境警務服務站”成了最佳的普法宣傳平臺,民警積極向游客講解著邊境政策法規、旅行注意事項、反詐常識……
游客抵邊就能收到邊境管理提示短信,加上民警現場逐一宣傳強調,游客就能最大可能地規避違邊風險,確保旅途順暢,盡情享受邊境美景和風俗民情。
夏季往來的車流、人流激增,治安管控與保障服務的壓力倍增,游客聚集導致矛盾糾紛偶發,“邊境警務服務站”又化身“矛盾調解室”。
一天中午,一輛車臨時停車,堵住了另一輛車的去路,雙方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引發言語沖突,導致大量游客圍觀,致使G331國道東西雙向堵車嚴重。民警聞訊立即到達現場處置,耐心地為雙方做思想工作,經過一個小時的調解,最后雙方握手言和。
“我獨自一人走完了G219后來到G331,云南、西藏、新疆、遼寧邊境都走完了。我覺得,從內地到邊疆都很安全,不用刻意選擇宿營地,有困難就找警察!”夜色籠罩下,在警務服務站旁露營的陳女士說道。
現如今,夾皮溝邊境警務服務站已經成為G331國道上的“溫馨港灣”,游客行至此處都會停車休整,人多了,熱鬧了,仿佛喚醒了沉睡千年的“古水道中轉站”,使其重獲新生、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