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地平,湖海安瀾。經6000多年歲月洗禮,如今的浙江平湖以“平和報本、勇猛精進”的城市精神昂首闊步,努力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建設和諧家園,走出了一條鍥而不舍的平安建設之路。
從“保一方平安”到“促長治久安”,20年來,平湖的平安建設有目共睹:勇奪省平安建設“十九連冠”,榮獲全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息事無訟”解紛工作法被列為全省新時代“楓橋式工作法”;毗鄰治理的“廣陳模式”獲評2023年度浙江省新時代“楓橋經驗”與平安建設優秀案例……
息事無訟
做好矛盾多元化解“大文章”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是楓橋創造的基層治理經驗。平湖結合實際,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挖掘先賢陸稼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喻之以法”的“無訟”理念,將本地先賢智慧與“楓橋經驗”“四治融合”緊密結合,形成“息事無訟”品牌。
隨著“息事無訟”機制的全面推開,平湖提煉總結了“四級化訟”制度和“五步工作法”,推動訴訟與非訴各就其位,通過四項機制建設,進一步完善了“調解優先,訴訟斷后”的糾紛解決格局。截至目前,平湖市各鎮街道、村社區共有無訟調解員172人,今年已受理案件3165件,調解成功3151件,調解成功率達99.6%。
此外,平湖還依托高校、研究會等專業法治力量,成立了“息事無訟”研究中心,開發息事無訟治理教學專題課程,開展無訟文化學術研究,舉辦各類政法干部隊伍培訓、案例研討和技能比武等活動,推動平湖的無訟調解走向更專業、更高效之路。
毗鄰治理
打造跨省協同治理“新高地”
平湖與上海金山區地域相連,兩地共有8個鎮為毗鄰鎮,長久以來,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現如今,通過黨建引領,兩地共同探索出了一條毗鄰治理一體化新路徑,平安之花結出累累碩果。
“生活在‘網紅村’,我感覺非常幸福,這里不僅人居環境好,社會治安也有了大幅提升,浙滬兩地組建的‘平安邊界’志愿者服務隊,經常開展聯合巡邏、反詐知識普及等活動。”家住廣陳鎮山塘村的徐阿姨說。
聚焦長三角一體化和兩地毗鄰優勢,平湖聯合金山區以毗鄰邊界廣陳鎮和廊下鎮為試點,通過毗鄰共治,逐漸形成違法犯罪聯查、基礎要素聯管、矛盾糾紛聯調、治安巡邏聯防、平安建設聯宣的省域平安邊界“五聯”新格局,創新推出毗鄰治理“廣陳模式”,實現毗鄰區域平安聯創、治理協同,為長三角一體化跨省域基層社會治理和省內其他跨省邊界社會治理提供了平湖樣板。
“一橋兩山塘,平安一線牽”,一塊刻字木匾掛于橋頭之上……冬去春來,一年又一年,共話平安的故事始終在兩地延續。
“平治110”
民呼我應展現平湖“加速度”
基層社會治理呈現出碎片化、分散化、矛盾化的特點。而在平湖,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可以通過“平治110”反映問題,職能部門能第一時間接收并快速辦結。
“今天下雨導致我家附近積水,后半夜還有大雨,水位會持續上升,希望能盡快處理。”此前,有群眾反映。接報后,社會治理中心積極協調,當晚關閉鎮區周圍水閘,次日一早啟動排水,高效解決內澇問題。
“又快又好!”說起“平治110”服務隊,群眾都連連豎起大拇指。去年,平湖創新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社會治理品牌“平治110”,全面貫通應用12345政務熱線、110報警服務臺等平臺數據,打造了一支專業服務隊伍,實現了各類事件快速響應、高效處置。
從去年7月日均受理61件,到今年7月日均受理385件,“平治110”受理范圍、閉環管理日趨完善,群眾滿意率達98.7%。
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站在新起點上,平湖將一以貫之“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治理理念,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標準上深化平安建設,以平湖平安底色換取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的幸福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