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路步行街是湖北省武漢市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國慶期間,江漢路步行街每天人流量近50萬人次。面對如潮客流,江漢公安堅持用“算力”ד警力”,科學調配警力,延伸警務觸角,讓前來步行街打卡的市民和游客歡度佳節。
巧用“算力”保安全
今年以來,江漢區公安分局始終以“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為抓手,強化專業支撐、聯動機制、數智賦能,不斷推動公安工作質態迭代升級。
面對國慶節期間江漢路步行街大客流考驗,以“算力”強效支撐,提前預判、設置預案,并實時感知步行街、中山大道江漢路路口、江漢關等重點部位客流數和人流變化趨勢,科學調度警力,全方位保障市民與游客的人身安全。
不僅如此,江漢公安創新模型算法,挖掘關聯數據,落實警情研判“精準化”。將歷史警情、發案部位、警力部署等要素進行邏輯碰撞,并根據實戰需求自動研判重點巡區,實現“情指”對接、精準防控。同時,構建社會面立體“防控網”,探索建立“3+4+5”巡控快反體系,即落實派出所治安巡邏隊、社區警務隊和警務站等三類常態化巡控力量,組建摩托車巡邏快騎隊、140人的現案快偵隊、150人的應急處突隊和30支群眾第一應急處置力量等四支專業隊伍,立足漢口火車站、武廣商圈、江漢路步行街等“五大快反圈”。江漢路步行街是“五大快反圈”之一,江漢公安采用“點線面”疊加用警的方式,大幅提升了步行街的見警率和應急處突能力。
10月3日8時,一通急促的報警電話響起,“我的兒子走失了!”江漢分局指揮中心迅即反應,通過“情指行”一體化實戰平臺,第一時間將該警情推送至轄區派出所與警務站,不到15分鐘,在步行街巡邏的水塔派出所民警沈亮,在山大道前進五路口將走失小孩找到,安全送至家長身邊。
增用“警力”護平安
江漢公安在警務站、屬地派出所現有巡邏勤務模式基礎上進行重點部位和重點區域的強化巡邏,在原本每天196名安保力量之外,增派警力20名,國慶期間共出動1400名安保力量,做到顯性用警屯兵街面,進一步提高見警率,威懾潛在違法犯罪活動,預防和快處各類突發事件。
在江漢路步行街隨處可見鮮紅的五星紅旗和“警藍”色的身影,他們有的在步行街步巡、有的站在瞭望崗觀察人流、有的在十字路口指揮交通、有的拿著喇叭引導群眾避開擁擠,民警輔警每天一早上崗,直到24時撤崗。
10月1日,滿春派出所副所長葉燦增援到江漢路步行街參加國慶安保工作。在上崗之前,葉燦專門針對步行街上的重點部位和重要時段提前做好了功課,掌握了在金店商業表演時十字路口人流量將變大,晚上9時到10時,步行街地鐵站口人流量將變大,因此在帶領滿春所4名民警和5名輔警上崗時,有針對性地展開工作,堅守崗位、踏實履職,下午3點上崗,晚上11點撤崗,守候8小時未停歇。
“前進所毗鄰江漢路步行街,國慶長假期間大量旅客在此住宿落腳、打卡美食,容易遭遇扒竊詐騙等不法侵害。我們全所每日投入三分之二警力全力守護公共安全。”江漢區公安分局前進派出所副所長張耀說道。10月1日,32歲的張耀,在崗位上度過了第8個生日,也收到了分局領導送來的個人三等功獎章證書。從警8年來,張耀一直戰斗在派出所刑事偵查崗位,先后三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四次榮獲個人嘉獎,以過硬作風、突出成績,成為一名“90后”派出所副所長。
江漢區交通大隊提前研判,科學部署,重點保障江漢路步行街區域交通秩序。自中午12點至夜晚12點,各路口至少安排4名警力堅守崗位,為游客提供服務,保障交通。10月3日18時許,中山大道江漢路路口迎來人流高峰,機動中隊副中隊長姚斌帶領3名隊員,靈活分組,依據紅綠燈變換,交替有序指揮行人與車輛通行。盡管現場人潮洶涌,但在他們的指揮下,人多而不亂,現場交通秩序井然。此外,大隊還配備兩名漢警快騎沿線巡邏,應急處突,隨時做好為群眾服務的準備,全方位護航國慶期間群眾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