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注意,如果你收到一份來歷不明的快遞,一張真假不清的紅頭文件,一筆高額的“279萬專項扶貧資金”,小心,這是詐騙!
10月14日下午14時許,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珠藏鎮居民盧女士到織金縣公安局珠藏派出所求助,稱其疑似收到詐騙快遞。據盧女士描述,當日其收到了來自“國家鄉村振興局”發放“專項扶貧資金”的文件,文件明確說明“凡是收到本文件的群眾,都在扶貧名單上,有資格申請領取279萬專項扶貧資金,該資金領取需要通過掃描文件中的二維碼或登錄相應鏈接”,還寫著國家鄉村振興局文件字樣,落款加蓋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章,看上去十分“正規”。
盧女士在收到快遞短信時就懷疑,自己明明沒有網購,為什么會有快遞呢?拿到快遞后竟是“國家鄉村振興局”發放“專項扶貧資金”的文件,尋思著這種“好事”竟然還能砸在自己的頭上,半信半疑間,盧女士想起了派出所民警在入戶宣傳時提到的防范電信詐騙知識,為了辨別該文件的真假,她來到派出所請民警幫助辨別。
值班民警仔細查看文件及快遞包裝后,指出這是詐騙分子冒用國家機關名義實施的詐騙行為,目的是以此文件為誘餌,讓收取人放松警惕,誘導收件人掃描文件上二維碼進行操作,隨之可能上當受騙。
隨后,民警立即詢問盧女士,是否掃描過文件二維碼,或是向他人轉賬。“平時都在聽你們宣傳,我知道陌生鏈接不能點、陌生二維碼不能掃、陌生賬戶不轉賬”,在得知盧女士未轉賬的情況后,民警懸著的心終于放下。
這類詐騙是打著“發放貧困資金”的名義,郵寄偽造的“政策”文件給不知情的群眾,利用偽造的公章來降低受害者的警惕性,一步一步誘導他們步入圈套。
騙局分析
郵文件,誘入群。詐騙分子偽造紅頭文件,郵寄快遞給受害人,通過偽造公章消除受害人戒備心理,誘導其通過下載APP加入事先準備好的詐騙群聊。
造假圖,誘轉賬。群里的騙子還會安排“托兒”在群聊中反饋“成功領款”截圖,制造“很多人都能成功申領”的假象,騙取受害人的信任。
騙轉賬,無影蹤。騙子會向受害人提供銀行卡號,誆騙受害人“繳納前置費用”。在受害人轉賬后,又以賬號錯誤、操作失誤等各種理由要求繼續轉賬。最后,導致受害人財產受損。
警方提示:利用快遞寄遞詐騙信息的作案手法多見,郵寄“國家鄉村振興文件”打著申領“扶貧資金”的幌子,騙取受害人錢財的手段只是其中之一。大家在收到不明快遞時要始終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見碼就掃,不要下載陌生APP,也不要輕易添加陌生好友,以免掉進騙子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