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昌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為著眼點和著力點,緊扣“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總目標,突出政治引領、載體搭建、融合創建,以實際行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一、突出政治引領,堅持以加強黨的領導確保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方向不偏。始終把政治建設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源動力,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機關各黨支部和各部門同頻落實的工作格局,采取黨組理論中心組、“三會一課”等方式自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論述,學習《中國共產黨簡史》《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條例》,組織參觀革命烈士博物館、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國工農紅軍標語展,觀看《昌都戰役》及民族團結教育片等13場,切實加強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的學習、把握和體悟。積極發揮黨組織在創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中的戰斗堡壘作用,組織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雙報到”、結對幫扶等活動60場次470余人次,著力推動“黨建+民族團結”融合發展,使“三個離不開”“四個與共”“五個認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二、突出載體搭建,堅持以延伸司法職能營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濃厚氛圍。立足法治宣傳教育,翻譯制作與農牧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藏漢雙語訴訟文書資料、編發康巴藏語普法短視頻30個,采取以案釋法等方式,以通俗易懂的民族語言宣講黨的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規53場次,發放藏漢雙語宣傳資料3500余份、提供法律咨詢18次,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置藏漢雙語導訴臺,配備熟悉民族政策、業務能力強的雙語法官(干警),為各族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和訴訟接待2000余次,提供12368雙語訴訟服務熱線咨詢1200余次。落實院長信訪接待制度,聚焦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院庭長接待、接訪、化訪33件,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司法獲得感、滿意度。
三、突出融合創建,堅持以司法審判服務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走深走實。聚力“四大工程”“六項行動”,大力培養藏漢雙語法官和書記員、成立雙語法官審判團隊,始終秉持“法官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理念,充分依托智慧法院建設,大力推行網上立案、跨域立案、集中統一送達等便民措施,為各族群眾提供便捷化司法服務4000余次。在審判執行工作中,堅持把法律適用和民族習慣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群眾的宗教信仰,主動提供庭審翻譯服務,翻譯訴訟文書等10萬余字,著力保障少數民族群眾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參與訴訟的權利。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中心人民法庭“橋頭堡”作用,開展糾紛化解、法律咨詢、法治宣傳等300余次,切實打通司法為民的“最后一公里”。主動融入“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工作,先后選派40余名法官入駐,聯合開展法律釋明、參與調解、司法確認等360余次,切實為民分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