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涼,“警”色依舊。青海省西寧市公安局城北公安分局的民警、輔警們用一件件暖心警事,守護著轄區平安,書寫著深秋里的溫暖。
爭分奪秒按下“止付鍵”
“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我是萬萬不敢相信,原來詐騙離我這么近,也不敢相信被騙的錢能追回來,我要把這一切告訴身邊的親朋好友,讓他們引以為戒。”就在幾天前,正在上班的城北區生物園區某企業財務人員小霞(化名)突然被陌生人拉入一個“工作”群。群內成員的頭像和昵稱與企業領導及同事一致。此時,群里某“領導”以緊急辦理業務為由,要求小霞迅速轉賬一筆款項到指定賬戶。小霞在未核實對方身份及指令真實性的情況下,便按照要求進行了轉賬,共轉賬28萬元。令她沒想到的是“領導”竟是詐騙分子冒充的。
轉賬后,小霞接到企業負責人的電話才意識到被騙,立即報案。城北公安分局廿里鋪派出所接到報警后第一時間響應,與詐騙分子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時間賽跑。最終成功凍結涉案資金28萬元。10月15日,在城北公安分局廿里鋪派出所,小霞拉著民警的手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當時,真的是驚心動魄,賬上已經轉出了28萬元,我們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若再晚幾分鐘,就無法凍結。”采訪中,民警李成林談到當時的情景時依然心有余悸。
巡回法庭“開”進派出所
“現在開庭。”
10月14日12時,城北區公安分局青農市場治安派出所“客商心語”矛盾糾紛調解室內,一場特殊的庭審正在進行。
據了解,雙方當事人因買賣貨款原因導致矛盾升級,無奈之下來到青農市場治安派出所尋求幫助。了解情況后,考慮到該事件涉及合同履行等專業法律問題,派出所民警及時聯系西寧市城北區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工作人員聯合開展走訪調查。審理過程中,承辦法官對雙方當事人合同履行、款項來往等進行全面細致地審查,向雙方當事人以案釋法,找出突破口,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
“警察同志、法官,謝謝你們,這么快就把我們的糾紛解決了。”當事人說。
采訪中,青農市場治安派出所所長王斌告訴記者:“在派出所設立巡回法庭,免去了當事人的奔波之苦,彰顯了司法部門為民服務,增強群眾法治意識和維權意識,為優化營商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戶政窗口服務心貼心
西寧市城北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的公安戶籍窗口前,每天都在上演著溫暖人心的故事。
10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城北區市政公共服務中心安戶籍窗口。不一會兒,一名年邁的老人緩緩走進辦事大廳。
戶籍民警馬燕云立即起身迎上前微笑著說:“爺爺,您來辦理什么業務呀?”
“我來遷戶口。”
“爺爺,辦理戶口遷移需要的證明文件您都帶齊了嗎?”
“我也不太清楚,不知道有沒有帶全。”
馬燕云仔細檢查后發現少了一份證明材料。老人知道后頓時有些著急,馬燕云連忙安慰道:“別著急,咱們一起想想辦法。”經過協調相關部門,通過線上查詢等方式,不到一個小時民警就為老人補齊材料辦理了業務。
剛送走老人,一名年輕的媽媽抱著孩子匆匆趕來辦理新生兒落戶手續。一進大廳孩子就開始哭鬧起來,年輕媽媽十分慌亂。戶籍輔警鹿婷婷連忙遞上紙巾,一邊輕聲安慰。
年輕媽媽焦急地說:“本來想著趕緊落戶,沒想到孩子鬧起來了。”鹿婷婷一邊抱起孩子一邊說:“沒關系,我幫您抱著孩子,您先辦業務。”年輕媽媽趕緊拿出材料遞給工作人員。通過快速審核材料、錄入信息,不一會兒,落戶業務就辦好了。
馬燕云告訴記者:“作為戶籍民警,必須認真對待每一件事,耐心與辦事群眾溝通,以點點滴滴的工作,贏得群眾實實在在的滿意。”
失而復得事主“曬”圈點贊
“失而復得,感謝熱心的城北公安巡警隊員。”10月14日,市民白女士發了一條朋友圈,引來眾多網友“圍觀”,大家紛紛為民警認真負責的態度點贊。
事情要從兩天前說起。10月12日凌晨,城北區公安分局“北警蜂騎”夜巡巡邏組在城北區朝陽街道開展日常巡邏時,在路邊撿到一個錢包,民警打開一看,里面有駕駛證、身份證、銀行卡、社保卡及現金2000余元。
隨后,巡邏隊員以錢包內的身份證為線索,經多方聯系,通知了失主家屬。當天上午,民警將錢包交到失主白女士手中。
“真的感謝你們,昨天我在朋友家喝了點酒,在回家路上都不知道把錢包丟了,要不是你們的幫助,恐怕再也找不回來了,咱們的警察同志太可靠了!”